计划与整理

嗨,我是Thomas Frank,
这里是
速成课 学习技能
今天你将会速成
计划与整理的新手训练


作为学生,你有2种模式,
我喜欢称之为
计划模式和机器模式
当你全力以赴备考,做家庭作业,刷教科书的时候,
你就是机器模式,
你正在动手做事情。
但是机器只能做程序指定的工作,
而且机器运行还需要优良的环境。
我在汽车工厂见过机器工作的视频,
它们不是在脏衣服和零食堆里干活儿的,
那些地方都相当干净。
所以
如果你希望你的机器模式高效地工作,
你需要知道如何设定程序,如何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

整理系统的工具准备

动手做事情之前,你需要整理系统。
这是一个框架,用来存储我们即将需要的所有信息和资源,捕捉灵感。
灵感是我自己起的术语,
指的是任何你需要保存,且之后能够轻易提取的无形的信息。
这可以包括任务,事件,以及真正意义上的灵感--
你想要写下、创造的内容,等等。
不仅如此,你会需要一种可靠的方式来存储
笔记、讲义,以及其它你使用的输出方式,
比如文字、代码、图画,或是零食袋折纸。

让我们长话短说,直入主题,创造这个系统。


在我的观念中,
任何优秀称职的整理系统都包括,
任务管理器、日历、记笔记体系,
以及某种纸质文件的物理保存方式

任务管理器
就是记录需要做的事情的地方。
这就是你突然心血来潮想好好学习,
但想不起来有哪些事要做的时候,你需要看的地方。
你会发现任务管理器有无数种不同类型,
但真正重要的特征其实只有几个:
选择一种方便记录任务要求和截止日期,
同时能轻易查看即将到来的任务的系统。
我自己最近经常用的任务管理器
叫做Todoist,它满足以上所有条件,
但也有很多其他选择,
包括Trello、微软待办和Any Do。
如果纸张书写更符合你的节奏,
经典的日计划方法同样很好,子弹日记这样新兴的系统也不错。

除了任务,你同样需要记住即将到来的事件,
这就是
日历
的作用。
如果你使用老式的纸质计划本,
那么你的任务管理器和回历可能在同一个本子里,
不过个人来讲,我总是觉的把两者分开对我来说更好用。
日历,我用的是Google日历,
但是你可能会用Apple日历或者其他。

日历适合用来记录特定时间将会发生的事件,
而任务管理器更适合记录有截止日期的事件,
你可以在截止日期前的任意时间把事情做完。

接下来,你需要搞清楚如何
记笔记体系
整理你的笔记
这对于纸质笔记来说十分简单,
你只要用纸质笔记本,
把本子分成几个部分,或者每门课用不同的笔记本就行了,
但对于数字笔记来说,你就有大量的选择,
我选择的app一直是印象笔记,
但是你可以看看微软的OneNote、Apple的备忘录,
这些硅谷大佬都不是很擅长给app起炫酷的名字,
还有Google Docs。

最后,确保你记录的讲义、纸片和笔记有
物理保存方式
物理保存
的方法。
包里有个便携的折叠文件夹会非常好用,当你经常要出门的时候。
文件夹与文件盒配合使用,长期保存的效果更佳。

计划和整理的方案

一旦你把系统凑齐,
下一步就是开发方案,保持一切都有条不紊。
有时候,方案就是计划,
指导一群小黄人偷月亮,
我绝对不会阻止你这么做,
不过在这里,方案指的是一套规则和条例,
帮助保持你的系统井然有序、运作高效。
如果你选择一个好的方案,
在你每次要存储新任务、新事件、新讲义的时候,都一以贯之,
那么系统会保持高效,
你就不会沦落到凌晨3点在洗衣篮里找自已写的有关哈姆雷特的论文。

让我们进入思想泡泡。

你的电脑文件结构是一个开始教学的好地方,
因为许多人似乎满足于把所有东西都放在电脑桌面上。
这是用起来相当糟糕的方案,
因为你最终会丢东西,
而且,所有这些文件会挡住你壁纸上面的爱豆初音未来,
所以
更好的长期解决办法是
创造一个
清晰的文件夹结构
清晰明确而且灵活的文件夹结构

我的建议是把你的电脑文件夹设置成树状,有大量的分支。
文件夹的顶层是树的根,是方案开始的地方。
所以,在这里,文件夹会命名为“大学“。
从这里开始,尝试创造代表你学习生活不同方面的分支。
这个解决办法里首要的逻辑分支点就是学年,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然后,随着我们的深入,达到更具体的分支点,
选择一种逻辑分类展开下一层。
这里的灵活变换取决于你要整理的信息类型,
比如这里,通过课程整理比较好。
我们有运动心理学、罗马史、电影研究101。
最后,为子文件夹添加大的小组项目。

如果你一直保持警惕,把工作用正确的文件夹保存,
那这个结构会确保你总会很容易找到你想找的东西,
你只需要沿着分支按图索骥。

谢谢,思想泡泡。

你同样可以把相似的结构运用在数字笔记上。
所以我特别喜欢用印象笔记,
因为一切都整理在笔记中,
笔记本身又按规律整理好。
我可以创造一个方案,整理我的全部生活。
举个例子,我有课程的笔记本堆,
其中,我上过的所有课都有自己的笔记本,
在这些笔记本上,我可以为每一次上课,阅读作业和其他事情记笔记。

在日历上,用颜色标记事件,
你就可以对自己的生活一目了然,
比如课程、课外活动和打工时间。
如果你用纸质媒介制定计划,
你同样可以用颜色贴纸或记号给事件分类。
最后,用任务管理器建立项目,把相似的任务归纳在一起。
如果你是学生,最有逻辑的做法
是为每门课程和其他你在做的事情分别建立项目。

计划整理系统的实施

既然你已经选好了工具,拥有了完整的系统,
你要确保你真的会使用它,
因为把任务恰当地放进系统中需要努力。

如果你的老师在课堂上交代了什么东西,
你需要打开你的任务管理器,把所有细节正确记下来。
这所需要的努力,
要比仅仅把讲义装进背包,告诉自己“可以的,我记得住”要多,
但如果你不这么做,
你的系统一开始就会杂乱和不完整,
你的大脑就不再能够依赖它,
所以你需要养成无时无刻正确使用系统的好习惯,即便这需要努力。

这么做最好的办法,就是
移除这个过程中你可能遇到的障碍,
我喜欢把这个观念叫做快速捕捉
找出最快最简单的方法把任务放进你的系统而不委屈系统的结构。

如何快速捕获
主要有2种方法训练快速捕获能力

首先,当任务出现的时候,就保证把信息登录在
正确的位置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老师在课堂上布置作业,
你应该立刻打开任务管理器,记录所有的细节。
如果你确实选择了这条路,
你可以极大地简化流程,
通过选择简化记录过程的app和工具,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谷歌日历的iPhone app,
你可以设定事件的日期、时间、位置,
只要在事件标题中输入就行了,
这比点击一个个单独的区域要快得多。
简化流程同样意味着减少系统中一切不必要的步骤,
尽管记事app能给任务添加优先级可能挺酷的,
但你很可能不需要这么花哨,
这只会给登记过程增加阻力。

简化流程的第2个选择,是
使用
每日笔记
就是笔记本的一页纸
或是你手机上能够快速打开的备忘录。
你可以把一天中的事全都记录下来,
这是一个暂时保存的手段,
在每天结束时,你需要把记录下的一切转移到你的系统中正确的位置。

做计划的细节
好的,我们终于准备好深入做计划的细节了。

我喜欢把计划分为2种不同的背景:每周和每天。

周计划
的主要目的是查看当前一周和下一周即将到来的截止日期
我建议在星期天做周计划
这样,你就会意识到所有即将到来的事情,
你会有个大致的印象,要按日历上写的执行。
然而,我们同样应该做一些长期计划。
首先,如果你在下个月有考试,比较好的做法是了解考试覆盖的所有内容,
然后把学习时间安排在接下来的每一周,
以确保你不会在考前才临时抱佛脚;
如果你刚被分配了一个大项目,
你可以同样把项目分解成小任务,给小任务设置完成期限。
同样,想一想你的生活中可能到来的重要事件,
也许有马上到来的奖学金截止日期,
有你想要记住的谁的生日,
如果你想到了什么,添加进系统中以防你会忘记。

除了计划一周以外,你同样应该每天花点时间做
日计划
很简单,
就是列举你已经计划好的事情和你想要完成的任务。
你可以在上学前的早晨做日计划,
或在晚上睡觉前做日计划,我比较喜欢后者。
制定日计划的同时,请把任务分类。
如果你有一堆简单低能耗的任务,跑腿的差事,
提前计划,把它们整合成一个大单元,
这会帮助你在短暂紧凑的时间里把它们全部完成,
这反过来会释放大量连续的时间,
你可以用来投入给真正有挑战性的工作。

做总结
最后,
为了保持你的系统运行顺畅,请每周选择一天做回顾总结
如果你想更加高效,
你可以把总结与周计划结合起来一起做,一口气一劳永逸。
在做总结时,你要做几件不同的事情:

首先,查看你的计划,回顾过去的一周,
比较你的计划和你实际完成的结果,
如果两者存在差距,努力搞清楚问题在哪,
这么做会帮助你准确找出拉低你效率的事情,
也许是你太分心了,也许你只是计划得太多。

之后,浏览你的任务管理器和日历,
如果有任何需要修改的任务或事件,做好修改。
这会防止我所说的“熵”,
这个术语在热力学中,一般指宇宙中一切如何趋于无序和混乱,
这正是整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趋势,
但是通过规律地每周把它们整理一遍,你可以防止一切变得太混乱。


所以现在你建立了自己的系统,养成了做计划的习惯,
你已经全副武装好,用最有效率的方式解决所有从天而降的任务,
不仅如此,你可以安心,确保自已没有遗漏或忽略头脑中的任何东西,
只要你保持这些习惯,
今天就到这里,感谢观看,我们下集见!,

文中提到哪些计划整理的工具?

问题由 Rieux 创建
4 人用做记忆卡片

关于计划整理系统的实施,文中提到哪些要点?

问题由 Rieux 创建
4 人用做记忆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