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文明
---- 中华文明社会的起始
传说,大禹在洪荒之后的不久曾铸九鼎,从此九鼎就成为国家的象征。 然而,大禹的九鼎,在夏王朝结束之后就不知所踪。
当时光轮回到殷商的时候,殷朝的商民与姬姓的周人,都非常善于冶铜,也非常懂得艺术。 于是他们创造了一个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辉煌。 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青铜时代。
青铜文明到底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又会衰落? 这个时代有哪些代表作?在流传下来的信息中,我们还能感悟到多少辉煌呢?
中国的青铜器
5000年前,当我们的祖先还在用石器,经营着原始的农业之时。 在世界的另一端,希腊和埃及,一种新的使用金属工具的文明,已悄然兴起。 这就是青铜文明。
青铜文明又称青铜器时代或青铜时代。 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 一般而言,通常所说的中国青铜器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1,600余年。
这一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和战争是关系到家族兴衰,种族延续的大事。 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冶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战争上。 夏商周三代所发现的青铜器,其功能均为礼仪用具和武器,以及围绕二者的附属用具。 这一点与世界各国青铜器有所区别,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青铜器文化体系。
中国的青铜器究竟有多少,没有人做过精确的统计。 从汉代出土青铜器至今,仅仅有铭文的青铜器就在1万件以上。 而有铭文的青铜器毕竟是少数。 加上没有铭文的青铜器,其数量之多就可想而知了。
然而中国古代青铜器享有盛誉,并非以数量取胜,关键在于它的质量。
鼎本来是古代炊食器具,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
到了商周就成为最为重要的礼器,成为贵族身份的代表。 典籍载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
此外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 《左传》有载: 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鼎已经是传国重器和国家象征,王都所在即鼎之所在,故称定都为定鼎。
后母戊大方鼎
在现代出土的殷商数千件青铜器中,以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五官村的最具有代表性。
后母戊大方鼎呈长方形,长110厘米,宽78厘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 这个巨型的青铜器造型雄伟,花纹华丽,结构复杂。 除顶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 在细腻的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 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作为主要纹饰。 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 耳侧以鱼纹为饰。 四肢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
在遥远的殷商时代,科学技术极不发达,如此规模的大鼎是如何铸造出来的呢?
通过考证,考古学家发现后母戊大方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入模子浇铸的。
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 但是在当时,冶炼青铜用的是陶制的坩锅,形状和后来倒放着的头盔差不多,考古工作者叫它“将军盔”,据计算每个将军盔能溶铜12.7公斤。 铸造后母戊鼎这样的庞然大物,就需要70多个将军盔同时浇筑。 这要求几百人同时操作,需要极高的协调指挥水平。
经测定后母戊鼎含铜84.77%,硒11.64% 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定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后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金文
当甲骨文,还在让历史学家上下求索的时候,一种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文字,又跃入人们的视野。 这就是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金文。
由于古人以祭祀为吉礼,祭祀用的青铜礼器称为吉金,因此金文实际上是吉金文字的简称。 由于这些文字铸刻在青铜的钟或鼎上,所以也叫钟鼎文。 凹下的是阴纹,凸出的是阳纹,前者称为“款”,是“刻”的意思,后者称为“识”,是“记”的意思。 所以金文也可统称为“钟鼎款识”。
这种古老的文字是何时产生的,它向现代人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时代,当时的人们又是如何生产生活的呢?
金文揭示的商周面貌
关于金文的起源,一般认为,金文起于商代,盛行于周代,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 但也有学者考证认为,金文实际上早在甲骨文之前就已存在。
殷人极度崇拜鬼神,在他们心目中,上天之神,与他们的祖先神是合而为一的。 他们的祖先由鬼而神,这就导致殷人鬼神思想的盛行。 所谓,“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这个神已经主宰了一切,所有国家事物,都要通过占卜,向上天和祖先进行祈祷或请示。 所以在殷人的青铜文明中,祭祀仍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殷人极度崇拜鬼神,依靠神权思想来维持统治相比,周则发生了重大变革。 “周人尊礼尚施,事鬼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周人也敬天孝祖,但更加重视人的因素,所以周人青铜器与殷人相比,发生了诸多变化。
首先从文字数量上来说,与殷人的惜墨如金相反,周代不仅铭器的数量多,而且铭器上的字数也多。 比如西周第二个帝王时的有187个字。 西周第三个帝王时的有291个字。 西周第十二个帝王时的有499个字。 这样的洋洋大观在殷代是根本没有的。
在内容上则更加丰富多彩。周代青铜器上的内容不仅仅是祭祀,还扩展到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 诸侯贵族,还常常把他们认为的光荣事件,铸在顶上,以作永久纪念。西周时的《大盂鼎》铭文记载周康王策命其臣盂,以及对盂的赏赐。 《毛公鼎》首先追溯周代开国君主,文王武王,的丰功伟绩,感叹现实的不安宁。 接着叙述宣王任命毛公,委任他管理内外事务,拥有宣布王命的大权。 宣王一再教导毛公要勤政爱民、修身养德,并赐给他以一些器物以示鼓励。 最后讲述毛公将此事筑于鼎上,以资纪念和流传后世。
那么这些青铜器上的文字记载,对后世又有什么作用呢?
金文的作用
不少铭文所记事迹能和古籍直接对照,例如记载武王伐纣,记录周公东征,记录营建成周。 诸如此类,都和《诗》、《书》、《逸周书》、《史记》等古籍记载事件相吻合。 至于西周职官多见于《周礼》,春秋人物常同于《左传》。 经文的记载更能去除对典籍的怀疑,有助于古史的重建。
在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中,金文的出现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它和甲骨文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漫长的青铜时代,它又是怎样发展变迁的呢?
金文和甲骨文的关系及金文的特点
金文和甲骨文属于同一个体系,金文是甲骨文的继承者。 在相当一部分中,甚至保存着比甲骨文更早的写法。 同时他又以飞越的形式,为汉语言文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金文所使用的单字比甲骨文多,尤其是形声字多,已充分体现了形声构字的原则。 同时,金文笔画明显减少,书写比甲骨文简练规范,也体现了汉字发展原是由繁到简的这样一个原则。 金文尽管和甲骨文一样,一个字有多种写法,但是相对地说,字体比较严整,字形比较一致和规范,笔画和结构上简单了许多。
同时金文又在不断发展变化。 周初,金文从笔画到结体,都与殷商甲骨文金文相近。 笔画大都首尾尖细,中间较粗。 同时铭文中字的体型大小不均,斜正不一、多具变化。
自昭王起至宣王幽王止,金文逐渐进入成熟阶段。 这时候的金文笔画圆润,结体比周初金文更紧密、平正、稳定、富有规律性。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说:宣王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班固也说:周宣王太史作大篆15篇,建武时亡其六篇矣。 这极有可能是宣王组织人力,对文字进行整理和统一。 这时候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大篆。
青铜文化岁平王东迁而百花齐放,又随秦始皇统一文字而没落
在西周的时代,铜器主要是王室的器皿。 面对这种器皿,不容许诸侯大臣有铸造权。 可自周平王东迁,周王室衰微,演变成列国纷争之局面。 中国进入了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青铜器物可以任意铸造。
这时青铜普遍用来铸造祭祀用的礼器、娱乐用的乐器和战争所需要的兵器。 这才使曾侯乙墓庞大的编钟留给后人成为可能。 而同时代王室之器倒是几乎绝迹了。
由于诸侯自制铜器,书法因受其影响,呈现浓厚的地域色彩。这时候的青铜器及其铭文名目繁多、风格多样。 这是当时分裂动荡的真实写照。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命令李斯整理文字。 在大篆的基础上,整理出更加方便实用的小篆。 与此同时,铁器也已经被大量使用。 鼎盛了1,600余年的青铜时代,就此走向没落。
什么是金文?
由于古人以祭祀为吉礼,祭祀用的青铜礼器称为吉金,因此金文实际上是吉金文字的简称。 由于这些文字铸刻在青铜的钟或鼎上,所以也叫钟鼎文。 凹下的是阴纹,凸出的是阳纹,前者称为“款”,是“刻”的意思,后者称为“识”,是“记”的意思。 所以金文也可统称为“钟鼎款识”。
令彝铭文记述了什么?
铭文记述周公之子明保在成周举行祭祀并受命尹“三事四方”。大意是说,明公接受(昭)王之命出任“卿事寮”。他于十月癸未这一天的早上,上任前,他先来到成周;次日甲申到成周的京宫祭祀先王;再次日乙酉又到康宫祭祀前王;所有祭祀完毕之后,来到洛邑王城祭祀。最后落脚于王城。
毛公鼎铭文记述了什么?
首先追溯周代开国君主,文王武王,的丰功伟绩,感叹现实的不安宁。 接着叙述宣王任命毛公,委任他管理内外事务,拥有宣布王命的大权。 宣王一再教导毛公要勤政爱民、修身养德,并赐给他以一些器物以示鼓励。 最后讲述毛公将此事筑于鼎上,以资纪念和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