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贝克莱与经验主义
深入剖析洛克和贝克莱的经验主义哲学,理解知识来源于经验的核心观点。
洛克、贝克莱与经验主义
---- 深入剖析洛克和贝克莱的经验主义哲学,理解知识来源于经验的核心观点。
今天这节课结束时,
我会让你怀疑,这个苹果是不是真实的。
觉的我办不到?
给我大约10分钟,
我会让你怀疑,我到底是不是一个物理客体,
怀疑所有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存在。
还有你的电脑,
摄像机后面的Nick,
还有你。
怎么做?
通过释放
上一集,我们学习了17世纪哲学家勒内·笛卡尔,
他如何清空自己全部个人思想体系的苹果篮子,
陷入极端怀疑主义,
重新获得光明,根据他的信念“Cogito ergo sum”,
“我思,故我在”。
这个信念,
关于「他正在思考」,
或者说「他正在怀疑」的这个事实,
使他能够一步一步重新推理,论证更多他曾经仰赖的事实。
但最后,笛卡尔最终放回自己知识的苹果篮子中的信念,
大多数都与非物质世界有关。
比如,他决定他能够相信,自己是一个能思考的存在。
他还相信上帝的存在。
最终,他产生了一个观点:
我们的有些思想是清楚而明确的,能以某种方式自证其正确性。
但大量的哲学家都不同意这一点。
他们认为,只有思想本身是不够的。
或者说,仅仅是你正在思考,并不意味着你的思想就以任何可靠的方式正确地反映着物质世界 。
基本上,笛卡尔哲学上的反对者认为,
“我思,故我在”是一个死胡同 。
所以,现在我们要开始看看两种不同的理解方式,
对于我们如何能最可靠的接近现实的本质,
以及真理。
两种理解都是对不断提出问题的怀疑主义的回答。
一种是理性主义,
另一种,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
他对怀疑主义的回答是理性主义 。
他相信,生活中最真实的东西是理念 (Idea),即
能够通过纯粹推理获得的命题。
我们之前讲过的演绎真理
属于这个范畴,
但与之相对的,
知识最可靠的来源,不是我们的思想或推理,
而是我们的感官 。
当然,我们可以通过演绎和基本逻辑认识事物,
但真正引领我们通往真理的,
至少给我们最大的可能接近真理的,
是像归纳和科学方法 这样的东西:
告诉我们关于物质世界的事实的方法。
大概最负盛名的在这2大阵营之中哲学家的对立,
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长达一生的辩论。
柏拉图坚信真理蕴含在思想的非物质世界中,
而亚里土多德的关注点坚定的放在脚踏实地的实践。
那么在笛卡尔的时代呢?
如果他是思辨哲学家的原型,
一个理性主义思想者活生生的例子,
那么他的反义词,就是17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 。
这就是他出生的地方。
约翰·洛克
他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经验获得的 。
他反对天赋观念 。
天赋观念认为我们出生前就已经具备特定的知识,
比如什么是对与错,什么是上帝的本质。
洛克认为我们生来一无所知,
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感官信息获得的。
但洛克同意笛卡尔的一点是,
并非只要是感官告诉你的信息,都是完全可靠的。
毕竟,有时候你的感官会给你错误的信息。
比如,当你认为你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
当然,笛卡尔对此的反应,
是把感官经验当做不可靠的知识来源全部摒弃掉。
但洛克没有这么极端,
相反,为了搞清楚感官是否准确的反应外部世界,
他提出了所有事物都具有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
第一性质
洛克认为,这些性质不在我们的脑中,实际存在于物质中 。
第一性质包括这些内容,
比如物体的硬度、密度、重量和质量 ,
以及物体的延展性、高度、深度和宽度 。
他同样加入了外形即物体的形状
还有移动性 ,
就是这个
物体是静止的,还是在运动中。
洛克说,第一性质属于物体本身。
以这颗苹果为例,它大概重150g,
一个手掌大小,圆且坚硬,
没什么延展性,
现在正在空气中运动,
这就是苹果的第一性质。
第二性质
根据洛克的标准,第二性质 不是真实的,
至少在客观上是无法达成一致的。
第二性质在我们的头脑中 ,
但却是通过第一性质产生的,
比如颜色、味道、纹理、气味和声音 这样的性质。
这颗苹果的第二性质是,它的红色,
它吃上去的味道,闻起来的气味,在我舌头和手掌上的感觉,
甚至是当我咬一口时的声音。
洛克相信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区别
解释了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会产生分歧的原因。
比如,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测量这颗苹果,
我们都会对它的第一性质达成一致。
但它的第二性质毫无疑问会引发一些争议。
比如,它真的是红的吗?
到底是哪种红?
鲜红色还是深红色?
它的顶部是深紫色,还是深粉红?
它发出的声音是什么?
是应该说成“呆呆”、“科科”还是什么“嘎嘣脆”?
就像是苹果的声音。
我们可以一直聊这种事情直到太阳落山。
但如果我们对它的第一性质有异议,
我们其中肯定有人错了,
因为第一性质不取决于你我任何人 ,
相反,第一性质只与物体本身有关。
洛克的推理很简单,甚至很优雅,
几个基础概念提炼出了庞大的解释力。
于是,他说服了很多人。
乔治·贝克莱
他被洛克的经验主义深深打动,把它当真了。
如此当真,事实上,
他最终用洛克自己的逻辑攻击洛克。
他基本上给经验主义进行了逻辑上的盖棺定论。
把感知觉的全过程拆解到极致,
以至于他不得不怀疑任何事物是存在的。
“存在,即是被感知”
比方说,再想一想这颗苹果,
你怎么知道它的形状?
洛克说,苹果的形状是第一性质,
是立刻就能感知到的。
但贝克莱指出,你不能感知物体的某些性质,同时完全忽略其他性质。
比如,你无法发现苹果的形状,
而不首先,至少是同时,发现它的颜色。
仔细想想一想,
你无法感觉到没有纹理的苹果。
事实上,如果你试图抽出苹果的第二性质,来获得其第一性质,
你就根本不会有苹果。
试试看,
闭上你的眼睛,
想象一个只有第一性质的苹果,
苹果只有特定的形状、大小,
但没有任何颜色、纹理或味道。
你办不到,
你努力想象没有颜色的苹果,
但实际上,你大概在想象一个黑色、白色或透明,即表现它背后物体颜色的,苹果。
如果你努力想象没有纹理的苹果,
你会发现苹果仍然是有纹理的,只不过是光滑的。
记住,洛克断言,
第二性质不是客观真实的,
它们只能被主观感知觉到。
但现在,贝克莱已经演示了,这两种性质是密不可分的,
你无法只获得其中一种性质。
这意味着,第一性质也不可能是真实的 ,
它们同样只是你的大脑产生出的东西。
所以这使贝克莱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
「物质」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
它不可能存在,
相反,存在的只有「感知」。
贝克莱著名的论断,他自己版本的“我思,故我在”,
是“esse est percepi”,
根据他的观点,存在的不是「物质」,而是「感知者」。
甚至「感知者」本身都没有任何物理形式,
它们仅仅是没有实体的思维,
感知着实际不存在的事物。
有点恐怖,如果你真的开始这么想的话。
在贝克莱的理解里,
我们全都在只有思维的世界里飘荡。
可怕的地方在于,如果一切都只是感知觉,
那么当感知觉消失,一切也都不存在了。
有点恐怖,所以,拜托你了,请不要从你的电脑前离开。
如果你停止感知我,
我就要不存在了。
有点恐怖,但如果你压根就不在乎我呢?
一样,你最好不要睡觉,
因为一旦你睡着,
你就会停止存在,
因为你就无法感知到你自己了。
唯一能保证你睡觉也能持续存在的办法,
就是叫一位朋友看着你睡觉。
这很可能不可行,原因有很多,
但不管怎样,在你朋友眨眼的那一秒,你就消失了!
所以最后,贝克莱相信,
只有一样东西防止我们和其他一切因不被感知而消失。
贝克莱相信,上帝 是终极感知者 。
上帝总是不眼睛的注视感知着一切,
维持事物的存在,
甚至在我们没留意的时候。
关于贝克莱严峻的事情是,
我们基本上都认为他一定错了。
我们几乎没有人会愿意放弃对物理世界的信念,
不论是谁在注视着一切。
我们是感官动物,我们真的需要这个苹果的存在。
下一集,我们将会以一定立场进入知识世界的旅程。
然后在第8集,
我们会看看卡尔·波普尔
是否能夺回我们的物理世界。
总结
我们谈到了约翰·洛克,
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之间的区别。
我们还看了看为什么乔治·贝克莱认为,
这个区别最终会瓦解,
留给我们只剩下思想,观点和感知的世界。
(您似乎正在使用手机端进行浏览。使用画中画模式播放视频,开启文字跟踪,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推荐前往电脑端获取最佳学习体验。)
什么是经验主义?
认为知识最可靠的来源,不是我们的思想或推理,而是我们的感官。当然,我们可以通过演绎和基本逻辑认识事物,但真正引领我们通往真理的,至少给我们最大的可能接近真理的,是像归纳和科学方法这样的东西。
简述洛克的思想。
洛克相信,我们出生时都是一块白板。他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经验获得的。他反对天赋观念,认为我们生来一无所知,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感官信息获得的。洛克同意感官可能会给我们错误的信息。为了搞清楚感官是否准确的反应外部世界,他提出了所有事物都具有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
简述贝克莱的思想。
我们没办法发现任何第一性质而同时不考虑第二性质。所以第一性质也不可能是真实的,它们同样只是你的大脑产生出的东西。所以『物质』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它不可能存在,相反,存在的只有『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