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意义
探讨知识的本质、来源和价值,思考人类如何获得和验证知识。
知识的意义
---- 探讨知识的本质、来源和价值,思考人类如何获得和验证知识。
你大概认为你「知道 」很多事情,
但你知道「知道一件事」意味着什么吗?。
我们已经花了大量的时间讨论
但我们还没有真正具体地谈过,
当我们说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是什么意思。
好在哲学家热爱准确的定义。
他们的脑海中有非常具体明确的概念,当他们使用术语,
比如“知道”、“相信” 、“命题” 、“证实” 的时候。
从现在起大约10分钟后,
你同样会知道当你用这些词时,你真正想表达的意义。
但是,这些术语有了定义,
并不意味着哲学家就已经达成一致,没有争议
,因为你懂的,这就是哲学家的爱好嘛
。它们的定义可能一开始听上去显而易见,
但你越是仔细的想一想,
你就越会觉的玄妙不可思议。
比如,「拥有对某件事的知识」,是否等同于正确 ?
如果你相信某件事是真的,而且它确实是真的,
那么你的信念是否得到证实,很重要吗?
你有可能没有经过真正的尝试,而在某件事上正确吗?
这些奇怪问题的答案,正在前方等着你。
等你的还有,猫。
断言和命题
但你现在应该清楚的是,
哲学家的辩论并不像
幼儿园、小学生、互联网上的喷子、
翻来覆去胡搅蛮缠的脑残,或是抖机灵的段子手。
都不是。
哲学家有各种独特的语言
来提出一个观点,或质疑对话者的思想。
所以,为了能在哲学辩论中捍卫你自己的观点,
你必须要知道两个听上去完全全一样的词的区别:
断言和命题。
你将需要能够区分「一个人真的知道自己所说的是什么」
和「一个人仅仅是相信自己所说的可能是真的」。
举个例子,我现在正在说的话就是一个断言。
不管是口头的或书面的,都具有真值 。
与听上去的意思不同,
真值并不是衡量一样东西到底有多么正确,
而仅仅是表明事物为真、假或不确定的一种状态 。
所有的
断言事物过去或现在的陈述句,要么为真,要么为假。
断言未来的陈述句,是不确定,
至少在句子表达出来的时候,
因为此时此刻没有人知道真假。
举个例子,
我断言,“这只猫将会在这集结束前在我桌上尿尿”,
这个断言有真值,但真值是不确定,
因为这一集还没结束,
我们只能等着瞧。
所有这些断言,与另一种语言行为正好相反,
比如问题 。问题并不断言什么事情。
“这是猫”是断言,
相对的是“这是猫吗?”,
这是一个语言行为,但不是断言。
但是你「断言的内容」,也有自己的名字。
「断言的内容」,或者说「你所说的话背后的意义」,就是你的命题 。
所以,尽管断言本身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
比如说包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表达,
它的意义不会因为换了外包装就有所改变。
比如“这是猫”和 “Este es un gato”,
都断言着相同的命题。
一个命题为真,如果断言与现实相吻合。
我断言“这是猫”,如果“这”所指代的物体确实是只猫,这个命题为真。
如果指代物体不是猫,命题为假,
比如我说:“这(一个金属物件)是猫”。
命题态度
发言人对于他们所做出的命题的心理状态,
就是他们的命题态度 。
如果我说“这是猫”,
但我实际上相信这是老鼠,
而我只是在逗你玩儿。
那么哲学家会说,
我的命题态度是「不相信」。
如果我认为我所说的是正确的,
我的命题态度就是「相信」。
当然,你只有理解了「相信」本身的经典定义,
你才能在哲学道路上走的更远。
相信
相信(或信念)仅仅是指你认为命题是真的。
我「相信」这是猫,如果我认为这是真的。
换句话说,如果我的态度是「这个断言与现实是相符的」,
即使我是错的,
即使我桌子上的是一只食蚁兽,
即使我的桌上根本没有猫,
现在确实没有了,
只要我真的认为我的桌子上是有猫的,
这就是我的「信念」。
换句话说我的「命题态度」,
决定我是否拥有信念。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
我,就像每个人一样,可能拥有错误信念。
单纯的思考,未必真实地反映着现实,
而「反映现实」正是「真理 」所需要的。
不过当然,辩论的快乐在于向别人炫耀你的知识,至少炫耀你可以提出非常聪明的证据支撑自己的观点。
所以这就带来的为一个问题。
哲学意义上「真正知道一件事」究竟是什么意思?
证实的真信念
注意,这里有3个独立的元素。
我拥有「这是猫」的知识,如果,
首先,信念 我相信这是猫;
同时,事实必须是「真 这确实是猫」,
换句话说,我的信念与现实是吻合的,是真的;
最后,我可以被认为拥有关于猫的知识,
如果我的证实 信念被证实,
或者说,我有一些合理的证据支持我的信念。
我们已经定义了「真」和「信念」。
「证实」仅仅是对你的信念的证据或其他支持。
如果你记得第2集,
你会想起,前提为结论提供了证实。
证实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最常见的形式是证词 ,
就是借用某人所说的话 。
当然,并非所有的证词都是强有力的,可信的,
但如果证词来自于问题领域的专家,你可能会认为证词是可靠的。
事实上,你对世界的大多数认识都来自于证词,
当你上学的时候,你听老师说的话,
同样的过程也在发生在你读每一本书、
你看过的每一则新闻,
它们都只是不同形式的证词。
你接受这些证词来证实你的知识和信念。
但是证实也有其他的形式。
另一种常见的类型,是第一人称观察 :
如果我相信猫是猫,
因为我已经有坚实充分的关于猫的信念。
那么基于过去大量的与猫相处的经历,
我把猫识别为猫,通过我与猫的直接经验。
它看上去、感觉起来、动起来都像猫,所以它是猫。
对“知识是证实的真信念”的质疑
在美国哲学家埃德蒙德·盖蒂尔出现的1960年左右以前,
哲学家都十分泛的认同这个知识的定义:
「知识就是证实的真信念」。
因为你可以相信任何古老的事情。
对事实的证实
你同样必须有支持事实的证据 ,事实必须是真的,才有意义。
换句话说,你可以拥有错误信念,
但你无法拥有错误的知识(知道)。
如果你认为你所知道的事情,事实证明不是真的,
那么事实是,你从未真的知道它,你只是相信它。
对信念的证实
但如果你没有任何对信念的证实 ,
如果你只是恰好蒙对了 ,
这有时候会发生,
这也不算是有知识。
埃德蒙德·盖蒂尔登场。
盖蒂尔写了一篇简短但影响力非凡的文章,
颠覆了人们对理解知识的标准。
他通过提出人们所称的盖蒂尔问题 做到这一点。
盖蒂尔问题演示了,
人可以拥有证实的真信念,但却不是知识。
这把我带到了今天的哲学动画。
让我们进入思想泡泡。
盖蒂尔问题
史密斯和琼斯都应聘了同一个职位。
公司的总裁告诉史密斯,琼斯会得到工作,
这算是证据,
公司的总裁似乎可以看做可靠的信息来源。
与此同时史密斯数了数琼斯口袋里的硬币,
发现他有10个硬币。
于是,史密斯基于他的第一人称观察所得的硬币数量和公司总裁的证词,
形成了信念,
他开始相信:「得到这份工作的人,兜里有10个硬币」。
但事实证明,总裁的证词是错误的,
得到工作的是史密斯,而不是琼斯。
很巧合,史密斯完全不知情的是,
他自己的兜里同样也有10个硬币。
所以史密斯
得到工作的人兜里有10个硬币。
这个信念被证实 ,因为他数了琼斯的硬币,
并且总裁告诉他琼斯将会得到工作。
他的信念同样被证明是真 的,
实际得到工作的人确实兜里有10个硬币。
然而,不论哪一条证据,
实际上都没有带给史密斯正确的答案:
总裁的证词是错的;
他看见的10个硬币在琼斯口袋中,不在他自己口袋里。
所以似乎,史密斯只是恰好蒙对了 。
盖蒂尔认为,
我们现在有了一个「证实的真信念」不是「知识」的例子!
他指出:
谢谢,思想泡泡。
其他盖蒂尔问题
哲学家,热爱举严谨的反例,
开始想出他们自己的盖蒂尔问题。
美国哲学家罗德里克·齐硕姆提出了这个版本:
向草原放眼望去,
你看见一个物体长得像绵羊,
你形成了信念:「草地上有一只绵羊」。
事实证明,你看见的物体其实是条狗。
然而,在山丘挡住你看不见的视野里,草地上确实有只绵羊。
所以你有了证实的真信念。
但是对你信念的证实,
你所看见的物体,并不是绵羊,
你只是恰好蒙对了。
一旦你理解了其中的原理,
你很容易就可以想出自己的盖蒂尔问题。
如今许多哲学家认为,
盖蒂尔成功的摧毁了「证实的真信念」对知识的定义。
尽管1960年左右,似乎对你来说很遥远,
记住,哲学家对于事物的争论往往持续数千年之久。
所以你应该不会很惊讶,
对于知识的哲学辩论今天仍在继续。
于是,如果知识不是「证实的真信念」,
那么,
是什么呢?
下一集我们将会看看一个可能的答案。
总结
你学到了一些我们讨论信念和知识使用的关键概念,
你学到了断言和命题的定义,
相信(信念)是一种命题态度。
我们同样谈到了证实的形式和对知识的传统定义,
这个定义被埃德蒙德·盖蒂尔用他的盖蒂尔问题搅的乱七八糟。
还有,猫并没有在我的桌上尿尿,因为猫并没有时间在我的桌上玩耍,所以事实证明,我所做的这个断言为假。
(您似乎正在使用手机端进行浏览。使用画中画模式播放视频,开启文字跟踪,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推荐前往电脑端获取最佳学习体验。)
怎么理解断言和命题的区别?
「断言的内容」,或者说「你所说的话背后的意义」,就是你的命题。稍微有点难理解,就好像一张不知道哪里来的纸片上写着“这是猫”,那这个内容是命题。但是当你把他说出来,作为你的观点的时候,就出现一个断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