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乱世

---- 东汉帝国的覆灭

这是一个由豪强地主
扶植的政权,
这是一个
由外戚与宦官
轮流执政的王朝,
这是一个权力的较力场,
在起起落落之间,
涌现了一批批风流人物,
演绎了一幕幕
惊心动魄的传奇,
也一步步把王朝
推向覆灭的边缘。
这究竟是一个
什么样的时代,
为什么会出现
这样的纷争呢?

豪强
东汉政权
是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
建立起来的,
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
也是出身豪强地主,
所以当
东汉王朝建立后,
豪强地主势力不断膨胀
经济上,
他们拥有大片的土地
和山林川泽;
政治上,
通过察举制、征辟制
和任子制等选官制度,
维持自己的政治特权

察举制
是从汉武帝时期
开始实行的一种选官制度,
注重孝廉一科,
其对象
多为公卿或郡县的属吏,
或是精通经学的儒生
和有德行的士人,
因此,
察举是汉代低级官吏
或儒生向上攀爬的
一个重要阶梯。

征辟制
是盛行于
汉武帝时期的一种
自上而下选拨官吏的制度,
就是征召有名望的人
出来做官,
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通过征辟制度,
可以把那些
不愿为官的博学名儒,
加入到统治集团内部。

任子制
就是
任用子弟为官的一项制度,
这项制度开始于西汉。
据《汉官仪》所载,
“吏二千石以上,
视事满三岁,
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
也就是说,
两千石以上的官员,
任职满三年,
就能保举子一人为郎。
到东汉时期,
任子范围扩大,
不但没有任期限制,
甚至连校尉、尚书秩俸
低于二千石的官员,
也享有任子特权。
这些选拔官更的制度,
其端日益暴露。
大族出身的官吏,
为了把持政权,
扩大本家族的利益,
互相推荐亲属故旧,
使豪族子弟
顺利进入官场,
并不断形成一个个
以家族为中心的政治势力,
最终威胁中央政权的统治。


东汉政府
在中央设有太学,
地方郡县也有官学。
太学弟子众多,
主要由官家弟子组成。
此外,
还出现了一些
累世专攻一经的家族,
这些大官以传经相标榜,
以此提高门第的声望。
他们授业范围广阔,
上自皇室、京师太学,
下至地方州郡,
许多官吏都成为门下子弟。
这样,
在大小官吏
上下级关系之外,
又涂上了一层师生色彩。
授业经师同弟子门生
往往也是荐主与故吏,
兼有双重关系,
通过经学入仕,
又形成一些
累世公卿
的家族。

人祸
从东汉后期开始,
外戚和宦官轮流执掌政权。

宦官是统治阶级中
最腐败最反动的代表。
从桓帝刘志任用宦官
消灭梁冀的外戚集团开始,
宦官基本上垄断了朝政。

由于宦官专权垄断仕途,
严重侵夺了
士人的普升之路,
大批太学生和儒生们
上进无门,
就与官僚士大夫结合,
在朝野形成了一个
庞大的官僚士大夫,
反对宦官专权的政治力量。
他们以清流自命,
视宦官人物为浊流,
对宦官进行猛烈击,
他们激扬名声、
互相题拂、
品核公卿、
裁量执政,
“清议“之风
清议在当时
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
一些在朝的官吏
还利用合法的权力,
直接打击镇压
宦官及其党羽。

在同宦官的斗争中,
最为坚决的是李膺。
他把贪残无道的大宦官
张让之弟张朔
从躲藏处搜出,
审问完毕立刻处死,
极大地震慑了宦官集团。
敢于与宦官做斗争的
李膺、陈蕃、王畅等人,
成为太学生们
推崇的领袖和楷模,
甚至
为他们编了一段顺口溜:
“天下模楷李元礼,
不畏强御陈仲举,
天下俊秀王叔茂“。


面对官僚士大夫
和太学生来势汹汹的攻势,
实力雄厚、
党羽颇丰的宦官集团,
又将如何反击呢?

公元166 年,
术士张成教唆其子杀人,
被司隶校尉李膺擒获,
并不顾赦令,
将其处死,
轰动洛阳。
宦官集团
趁机唆使张成弟子牢修
诬告李膺等人,
与太学生诸郡儒生
及游学士人
共为部党,
诽讪朝廷,
疑乱风俗,
汉桓帝大怒,
逮捕了李膺等200 余人。

当时的太尉陈蕃
冒死上疏,
说李膺等人
都是有名望的博学之士,
对朝廷忠心耿耿,
但是却遭关押追害,
这种行为
与秦始皇焚书坑儒,
有什么不同呢?
同时
汉桓帝的岳父窦武,
也一再上疏桓帝,
为李膺等人伸冤,
最后,
桓帝被迫下令
赦免了他们,
但却将他们遣回乡里,
终身禁锢,
不得为官。
这就是
汉朝的
第一次“党锢之祸”


公元168 年,
桓帝驾崩,
灵帝刘宏即位,
窦太后之父窦武
以大将军的身份,
与太傅陈蕃辅政。
他们启用李膺
和其他一些被禁的名士,
共谋诛灭宦官集团。
可是事情泄露,
宦官曹节发兵逮捕窦武,
窦武自杀,
窦氏宗亲宾客姻属,
悉数被处死。
宦官集团
再次以“部党“罪名
逮捕了李膺等百余人,
并将这些人害死在狱中。
他们的父子兄弟、
门生故吏等,
凡是做官的
一律免官禁锢,
禁锢的范围
扩大到五服以内的亲属,
这是
第二次“党锢之祸”

此后,
东汉政权基本被宦官控制

天灾
俗话说的好,
祸不单行,
当统治集团内部
人祸不断时,
天灾也开始频频降临。
汉桓帝建和元年,
即公元147 年,
荆、扬二州饥荒,
饿死很多人;
永兴元年,
即公元153 年,
三十二个郡国
发生蝗灾和水灾,
受灾人数多达十万户,
广大农民饥寒交迫,
流离失所;
延熹九年,
即公元166 年,
再次发生水旱灾害,
百姓饥饿贫苦,
疾疫流行,
到汉灵帝建宁三年,
即公元170 年,
河内河南一带,
饿孵遍野,
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而官僚、地主
对人民的剥削,
却有增无减。

当时在农村
广泛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发如韭,
剪复生,
头如鸡,
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
小民从来不可轻”,
这预示着一场大的风暴
即将到来。

黄巾起义
公元184年2月,
太平道首领张角
提出“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的口号,
把信徒组织起来,
发动起义。
他还派人到京师洛阳
和各州郡,
在官府的门上
用白土书写“甲子“,
作为攻打目标。
数十万农民纷纷拿起武器,
他们头裹黄巾,
故称黄巾军。
起义军
焚烧官府、捕杀官吏,
攻打豪族地主聚集的
城池坞壁,
各地农民纷纷响应,
很快
就遍布长江以北广大地区。

黄巾起义疾风暴雨的形势,
使东汉朝廷十分惊恐。
汉灵帝一面调集军队
保卫京师洛阳,
另一方面
又大赦天下党人,
缓和地主阶级内部矛盾,
各地豪强地主
也把宗族、部曲、家兵
组织起来,
与黄巾军对抗。

由于起义军各自为政,
遭到东汉王朝
和各地豪强地主武装的
各个击破,
于同年10月失败。

乱世风云
张角领导的起义失败后,
统治集团内部
暂时缓和的矛盾
又激烈起来。

公元189年,
汉灵帝驾崩,
何皇后之兄
何进
任大将军,
立皇子刘辩为皇帝,
史称少帝。
何进与中军校尉
袁绍
密谋,
准备消灭宦官集团,
并命令手握重兵的
董卓
带兵进京,
作为后援。
在董卓应召
还没有到达洛阳时,
因事情泄漏,
宦官抢先杀死何进,
袁绍立即率兵
诛杀大小宦官两千多人,
结束了长期以来
宦官专政的局面。
与此同时,
董卓率兵进京。

董卓字仲颖,
陇西临洮人,
即今甘肃省岷县人。
董卓为人残忍嗜杀,
进入洛阳后,
他纵兵到处杀人放火,
奸淫妇女劫掠财物,
致使整个洛阳城,
鸡犬不宁、怨声载道。
另一方面,
董卓又玩弄权术,
进京后
首先利用朝廷内部矛盾,
掌握了京城大部分军队,
然后
倚仗自己的军事实力,
废黜少帝,
立年仅九岁的陈留王--
刘协为帝,
史称献帝。
董卓开始
挟天子以令诸侯,
大权独揽,
通过各种手段
排除异已势力,
同时,
又重新提升
和任用大批党人。
但是,
他的滥杀无辜倒行逆施,
已经引起广大官员
和人民的强烈不满与愤怒,
各地诸侯纷纷起兵,
准备讨伐董卓。


此时的东汉政权
已经名存实亡,
各州郡的牧守
在战乱中发展壮大,
纷纷拥兵自重、
割据称雄。
中华大地,
再次面临血雨腥风、
分裂割据的考验。

谁是东汉政权的支持者?

问题由 Rieux 创建
4 人用做记忆卡片

什么是党锢之祸?

问题由 Rieux 创建
4 人用做记忆卡片

黄巾起义发生在哪一年?

问题由 Rieux 创建
4 人用做记忆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