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逻辑:符号化和真值表(二)
简述析取。
析取是一个真值函项连接词,它现实中的原型是“或者”,用∨表示。
它的真值表是:
p真,q真,则p∨q真;
p真,q假,则p∨q真;
p假,q真,则p∨q真;
p假,q假,则p∨q假。
它的真值表是:
p真,q真,则p∨q真;
p真,q假,则p∨q真;
p假,q真,则p∨q真;
p假,q假,则p∨q假。
简述蕴含。
蕴含是一个真值函项连接词,它现实中的原型是“如果...,那么...”,用→表示。
它的真值表是:
p真,q真,则p→q真;
p真,q假,则p→q假;
p假,q真,则p→q真;
p假,q假,则p→q真。
它的真值表是:
p真,q真,则p→q真;
p真,q假,则p→q假;
p假,q真,则p→q真;
p假,q假,则p→q真。
“如果雪是黑的,那么孔子是男的”这个蕴含命题是真还是假?为什么?
是真的,因为这个命题复合真值表中“p假,q真,则p→q真”这一条。
虽然这很反直觉,但是符号化的蕴含就是不包含因果关系关系的,我们要放弃生活的直觉。
虽然这很反直觉,但是符号化的蕴含就是不包含因果关系关系的,我们要放弃生活的直觉。
什么是蕴涵怪论,如何解决理解它的问题?
蕴涵怪论亦称“蕴涵悖论”。现代形式逻辑用语。指一类与人们的直观不相符合的含有蕴涵符号的逻辑定理。对于这些用形式语言表示的逻辑定理,当人们对其作出解释,并把其中的蕴涵符号解读为条件句中反映充分条件关系的联结词“如果……,那么……”的时候,难以从直观上认同它们的逻辑真理性,这类逻辑定理因而被称为“蕴涵怪论”。
解决这个理解的问题有以下方法:
1 上节课我们说为什么要符号化的时候,就说过,目的是要“把日常语言附带给它的其它的修辞的内容去掉”。所以我们不要自动带入我们对“如果…,那么…”的理解。 我们在讲合取的时候又说到:“你要问我,‘这个向上的尖儿合取是什么意思呢?’,我告诉你:‘请看这张表’,就是这个意思,再也没有别的意思了。”,现在也是一样“蕴含”是什么意思?它的真值表就是它的意思,没有必要强行附加一个现实的含义。
2 一定要附加一个现实的含义的话,我的理解是“前件为真的时候,后件必须为真,前件不为真,那后件随便是什么都可以”,或者“当P发生了,Q一定会发生,P没发生时,Q会不会发生就不一定了”。老师后面说的“如果太阳从西边升起,那么我头朝下走路”就有这个意思。
解决这个理解的问题有以下方法:
1 上节课我们说为什么要符号化的时候,就说过,目的是要“把日常语言附带给它的其它的修辞的内容去掉”。所以我们不要自动带入我们对“如果…,那么…”的理解。 我们在讲合取的时候又说到:“你要问我,‘这个向上的尖儿合取是什么意思呢?’,我告诉你:‘请看这张表’,就是这个意思,再也没有别的意思了。”,现在也是一样“蕴含”是什么意思?它的真值表就是它的意思,没有必要强行附加一个现实的含义。
2 一定要附加一个现实的含义的话,我的理解是“前件为真的时候,后件必须为真,前件不为真,那后件随便是什么都可以”,或者“当P发生了,Q一定会发生,P没发生时,Q会不会发生就不一定了”。老师后面说的“如果太阳从西边升起,那么我头朝下走路”就有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