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
同学们好,
现在我们开始学习第八讲,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爱情追求与精神探索的双重变奏。
托尔斯泰
是19世纪俄国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它与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一起,
形成了世界文学连绵起伏的群山中,
最巍峨的高峰。
但是,
托尔斯泰,
又是一位异常
深邃、凝重
的作家。
由于文化差异和年代久远,
当今的读者对托尔斯泰的创作和思想,
那种亲近感可能会下降,
理解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
我给大家一个学习托尔斯泰,
接近托尔斯泰的
建议,
或者说
学习托尔斯泰的一个方法,
就是从你自己的
心灵体验
出发,
从个人的经验出发,
用你自己的心灵
去理解托尔斯泰的心理。
每一个同学,
尤其是像大家在座的各位
这样的一个年龄,
正是智信和精神高度充盈的时候,
正是充满对世界、
对自己充满惊讶的时候。
就是你还容易惊讶,
对万事万物充满了
好奇心
。
或许你没有认识到,
这是非常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
而这一点,
就是学习托尔斯泰,
接近托尔斯泰的最重要的条件。
作者托尔斯泰的生平和创作
托尔斯泰
出生在俄国的图拉省,
一个
雅斯纳亚·波良纳
的贵族庄园里。
他的父母早逝,
他是在他的姑妈的监护之下
长大的。
1844年,
进
喀山大学
东方语文系学习,
后来转到法律系。
在大学期间,
他对
文学和哲学
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且深受卢梭的影响。
1847年,他因为对学校的教育制度不满,
就退学回到了自己的世袭的
庄园
。
这段时期
是托尔斯泰的精神
思想探索的
迷茫和混乱
的时期。
他在自己的庄园
进行了一些不成功的
农业改革
,
又在莫斯科上流社会
胡混
了一段时间。
在1851年,他到
高加索
去服
兵役
。
随后,
又到克里米亚参加了
俄土战争
。
从军的时间
前后达6年之久。
期间,
托尔斯泰
多次从死亡和当俘虏的厄运当中
侥幸逃脱,
如果出一点不幸,
就没有托尔斯泰,
就没有《安娜·卡列尼娜》,
就没有《战争与和平了》。
他侥幸躲过了
死亡和当俘虏的厄运。
就在这一时期,
托尔斯泰
开始
了他的文学创作,
发表了
《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
,
以及
《童年》
、
《少年》
等小说。
这是雅斯纳亚·波良纳的庄园的房子。
1857年,托尔斯泰结束兵役,然后退伍,
回到了自己的庄园,
继续农事改革,
并且创作了
《青年》
这部小说。
一般,
我们都把他创作的《童年》、《少年》、《青年》
合称为“
自传体三部曲
”小说,合在一起算是一个长篇,
《童年》、《少年》和《青年》。
这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叫
尼古连卡
,
小说就写尼古连卡的
心灵的成长
和
道德的完善
的过程。
尼古连卡
出生在一个贵族之家。
敏感多思。
他不以一般的
社会普遍的原则看待事物,
而使他耳闻目睹的一切
都经过心灵的检验。
尼古连卡
的心灵生活
是持续的,
是连贯的。
随着他年龄的增长,
交往的扩大,
他保持了心灵的完整性以及自我生成。
心灵逐渐深邃丰富,
而且越来越具有
社会批判
的色彩。
这是他心灵的一个成长的过程。
并且,
最后逐渐地上升到哲理
和伦理的高度。
尼古连卡追求
灵魂的纯洁性
,追求
道德的完善
,
寻求
生活的意义
,
并且把这种探索
和对
俄罗斯社会的出路
的探索
结合起来,
就把个人的这种道德探索、
精神探索,
与对俄罗斯社会出路的探索结合起来。
这种
以心灵探索为中心
,安排故事情节,
这样的小说,
把心理描写,
从过去作为刻画性格的手段,
地位上
提升到目的本身。
就是原来心理描写,
它是作为塑造性格的一种手段
来应用的,
托尔斯泰把它提升为目的本身。
俄国的著名的批评家
查尔尼雪夫斯基,
在一篇《〈童年〉和〈少年〉、
《列·尼·托尔斯泰伯爵战争小说集》》
这样的一个书评里边
这样写道,
他说
“托尔斯泰最感兴趣的是心灵过程本身。
它的形式,
它的规律,
用特定的术语来说就是
心灵辩证法
”。
这是对托尔斯泰小说
心理描写的特点,
它的特质的一个出色的概括。
就是心灵辩证法。
这是托尔斯泰所独有的。
那么这样的一种
心灵辩证法式的心理描写,
写心理的过程,
写内心的斗争,
写内心的思维发展的过程,
事实上在三部曲里边,
表现的就非常的充分了,
表现的已经很充分了。
1587年,
托尔斯泰
前往德国、法国和瑞士考察。
这次旅程,
加深了
他对西欧
资本主义社会的恶感
,
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恶感。
1862年,
托尔斯泰和莫斯科著名的一个医生的女儿
索菲亚
,结婚。
他与索菲亚的婚姻是一个非常成功的
婚姻,
索菲亚
对托尔斯泰的生活和创作,
有非常大的贡献和影响。
新婚的生活
激发了托尔斯泰创作的热情。
在1863年,
就是他结婚的第二年,
他发表了中篇小说
《哥萨克》
。
从1863年到1869年,
他完成了史诗巨著
《战争与和平》
。
这是托尔斯泰最重要的,
最杰出的长篇小说。
这部长篇小说,
卷帙浩繁、
人物众多。
有多少个?
据学者们统计有550个以上。
小说以包尔康斯基、
别祖霍夫、
罗斯托夫和库拉金
四大家族的生活、活动为主线,
而四个家族之间,
又通过彼此家族成员之间的恋爱
婚姻关系,
连结起来。
主要人物
有罗斯托夫的女儿娜塔莎,
有包尔康斯基的儿子安德烈,
有别祖霍夫的儿子比埃尔等等。
小说把他们的命运和变化
放置到欧洲1805-1820年
广阔的战争与和平的背景之中
加以展示。
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一个历史时期,
对于欧洲,
对于俄罗斯是多么的重要,
以1812年,
俄国反拿破仑侵略的战争为高潮,
在十二月,
党人酝酿起义的历史背景中
结束,战争与和平
交替的历史时期。
《战争与和平》
具有史诗的容量,
被誉为史诗小说。
它洋溢着
爱国主义精神
,
同时
也贯穿着对
生命意义的精神的探索
,
而承担这种精神探索使命的,
是主人公安德烈,
以及比埃尔这样的一些人物。
在小说里边,
安德烈
在战场上负伤以后,
仰望天空,
体会到个人功名的渺小。
他下乡下乡途中,
看到的
那棵有着盈盈华盖的参天的大橡树,
重新焕发了生命的活力和激情。
这些精神探索
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这种场合,
是战争与和平里边最动人的篇章之一。
就是这种精神探索和大自然描写之间的
这种融合为一的这种场景,
托尔斯泰写的都非常好。
托尔斯泰完成《战争与和平》以后,
陷入到巨大的
精神危机
当中,
世界观酝酿着巨变。
托尔斯泰,
他过的是一种长期自省式的生活。
因为这样的一种生活,
以及现实中无法化解的
矛盾
,
这种矛盾,
又持续地在他的精神世界当中
激起反响。
托尔斯泰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矛盾
是什么呢?
就是他强烈地感觉到
他自己作为贵族,
作为地主,
在农奴面前是有罪的。
他强烈的感觉到,
就是这种
罪感
是那样的深重,
哪怕是解放了农奴,
贫富的对立,
仍然使他摆脱不了这种罪感。
农奴解放在60年代就已经完成了,
但是贫富对立依然悬殊。
他仍然摆脱不了
自己的有罪感。
托尔斯泰弹尽竭虑的探索解决之道,
但是却没有完满的答案。
在1873年到1877年之间,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当中,
他创作了长篇小说
《安娜·卡列尼娜》
,
忠实的记录了他内心的矛盾和危机感。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
俄国矛社会矛盾进一步的激化,
而托尔斯泰内心的矛盾进一步的加深。
为了寻求出路,
托尔斯泰,
深入接触社会生活,
并且大量的阅读有关社会、道德、
宗教等等方面的著作。
这一切促使他的世界观发生了激变。
他彻底否定了自己所属的贵族阶级,
转而站在农民的立场上,
更猛烈地抨击
俄国
专制制度
、
官办教会
。
同时又主张要
爱一切人
,
勿以暴力抗恶
,
否定暴力革命和政治斗争,
主张通过
道德的自我完善
来改造人类、
改善社会。
这是他的主张,
就特别是转变世界观转变之后,
表达了这样的见解。
思想转变之后的托尔斯泰,
他创作的最重要的作品是
《复活》
。
这部长篇小说,
讲述贵族聂赫留朵夫他的
忏悔赎罪的过程。
聂赫留朵夫
早年诱奸了少女玛斯洛娃,
导致了她最后的堕落。
后来他良心发现,
开始了忏悔赎罪的过程。
聂赫留朵夫
是托尔斯泰
精神探索型主人公
的一个总结。
在此前精神探索主人公
主要表现在
我们前面讲到的
三部曲里边的
尼古连卡,
表现在《哥萨克》里边的奥列宁,
表现在《战争与和平》里边的比
埃尔、安德烈,
还有我们要讲的《安娜·
卡列尼娜》里边的列文等等,
这些人物身上,
从而形成了一个人物系列。
这些人都出身贵族,
都不断的进行内心的反省,
努力追求人生的真谛。
在《复活》里边,
我们看到贵族需要忏悔和赎罪,
才能够使灵魂得到更新,
才能够重新获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而这种忏悔和恕罪,
它的过程与作者对国家制度、
社会制度、
教会制度
和经济制度的猛烈批判之间,
它具有一种同构性。
表现了列宁所称道的
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
同时也宣扬勿以暴力抗恶,
主张用博爱、宽恕、
道德自我完善来
改良社会的这样的一种思想。
《复活》
可以说是托尔斯泰长期精神探索的
最激烈的
成果。
它把托尔斯泰
精神探索的这种最激烈的成果
展现出来了。
主人公的精神转变,
被提升到
对人类终极意义上的祝福
的高度来看待。
主人公精神探索的这种真诚,
那种近乎严苛的灵魂拷问,
自觉的人类承担,
可以说具有巨大的
道义上的意义
。
托尔斯泰
在晚年不仅思想产生了巨变,
而且
他开始致力于按新的世界观来
生活
。
他吃素他穿简简陋的衣服,
和农民一起播种收割,
为农民办学,
专门为农民写作品,
甚至
他要放弃个人的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
就是这后一点,
使他和家庭成员之间
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
在极度的痛苦和矛盾当中,
托尔斯泰在1910年
离家出走
,企图
自己彻底的摆脱贵族生活。
但是在途中,
不幸得了肺炎,
在11月20号的这一天,
病逝
于阿斯塔波火车站。
在途中去世了,
终年82岁。
托尔斯泰被誉为
俄罗斯的良心
,他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
还是一个有巨大影响的思想家。
晚年的托尔斯泰,
享有世界声誉,
拥有众多的信徒,
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是我们对托尔斯泰的
生平和创作,
做一个介绍。
下面我们来学习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
大家在这里看到的是《安娜·卡列尼娜》
这部小说的一些重要的中译本。
情节梗概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小说的情节梗概。
贵族
奥布朗斯基
,
和他的前法语教师之间的暧昧关系,
被他的妻子
杜丽
发现,
结果就造成了家庭的混乱。
奥布朗斯基的妹妹,
就是
安娜·卡列尼娜
,
前来调解他哥哥的家庭矛盾。
结果在车站,
与青年贵族
渥伦斯基
相遇。
本来渥伦斯基
当时正在追求杜丽的妹妹
吉提
,
见到安娜以后,
就爱上了安娜,
转而追求安娜,
就把吉提给抛开了。
而奥布朗斯基的朋友,
贵族地主
列文
,从乡间来探望他,
探望奥布朗斯基。
他真实的意图是什么呢?
是来向准备向吉提求婚。
但是
吉提当时正在和渥伦斯基
相恋,就拒绝了列文。
在随后的章节当中,
故事集中到了安娜和列文身上,
两条线索并行交错展开。
安娜背弃
卡列宁
,
也就是她的丈夫,而与渥伦斯基相爱。
她追求真诚的幸福,
但是不为上流社会所容,
最后被迫
自杀
。
列文经过一番曲折,
赢得了吉提的爱情。
两个人
结婚
以后,
回到了乡间的庄园。
而列文的
精神探索
,
最后也有了结果,
他在依旧保持着宗法制古风的农村,
在大自然当中,
在与农民的交往当中,
终于找到了精神的出路。
这是小说的情节梗概,
给大家简单的做一个介绍。
安娜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安娜,
是俄罗斯文学史上
最光彩动人的女性形象之一。
她是一个已婚的,
年轻的贵族女性,
不仅容貌端庄秀丽,
举止雍容典雅,
而且
真诚善良
,
精神世界丰富,
充满生命的活力
。
这是这部小说里边
所描写的安娜的形象。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女性,
在8年前由他的姑妈做主,
嫁给了比他大20岁的一个高官,卡列宁。
这样的一种婚姻,
就是典型的
封建包办婚姻
。
卡列宁,
出身贵族,
在政府里边担任高官。
外形
庸俗
,
性格
虚伪、冷漠
,
行事刻板奸猾。
功名利禄之心非常的强,
那么强到什么程度?
强到使他
精神枯竭、情感贫乏
。
作为安娜的丈夫,
卡列宁
只重视婚姻的外在形式,
对安娜是礼貌有加,
但是
却从来不关心妻子的内心情感。
在
麻木不仁
当中,
葬送了安娜8年的青春和生命。
与卡列宁一起生活了8年的安娜,
不知爱情为何物,
以为生活、婚姻不过如此。
直到他遇到渥伦斯基,
她的生命的
激情
和
活力才被激发出来,
产生了追求真诚
爱情和新生活的强烈的愿望。
她与渥伦斯基第一次相遇
是在
火车站
。
安娜
到他的哥哥家去调解矛盾,
而渥伦斯基
去火车站接他的母亲,
结果渥伦斯基的母亲
正好和安娜坐在一个包厢里,
所以
就遇到了。
在上下车的瞬间,
两个人双目相对,
都注意到了对方。
那渥伦斯基的眼里边的安娜
是个什么样子,
我们来看一下。
“在那短促的一瞥中,
渥伦斯基已经注意到了
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
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
和把他的珠唇弄弯了的
轻微的笑容之间
掠过。
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
洋溢在她的全身心,
违反她的意志,
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
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
她故意的
竭力隐藏住她眼睛里的光辉,
但它却违背他的意志,
在隐约可辨的微笑里闪烁着”。
在小说里边,
这是安娜第一次出场。
我们看到托尔赛强调的是什么?
是安娜身上
被压抑的生命力
。
这种生命力通过她的眼睛,
通过她的微笑不自觉地传达出来。
安娜第一次和渥伦斯基见面,
就对他颇有好感。
为什么会对渥伦斯基很有好感呢,
一会我们再说。
然后渥伦斯基
随后就对安娜展开了锲而不舍的追求,
这种追求
唤醒了安娜内心渴望真诚
爱情和新生活的欲望。
这种欲望是以前是一直是被压抑的,
或者说是安娜自己没有自
觉的,现在被渥伦斯基给唤醒了。
在和渥伦斯基的
情感的发展过程中,
她的真诚、善良,
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逐渐的显露出来,
同时她
和社会的冲突
也开始加剧。
她热烈地追求个性解放、
爱情自由和婚姻幸福,
但是却被迫以自杀结局,
造成了一场悲剧。
安娜悲剧的形成
作为女性,
安娜把她的幸福
寄托于一个理想的婚姻,
但是她的丈夫卡列宁
却不能给他这样的一个婚姻。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
卡列宁是一个
很糟糕的丈夫。
他很文明,
他有权有势有地位,
但是他的性格里面
却有无法容忍的缺陷,
就是他僵化,
他虚假,他自私,他冷漠。
这样的一种人格的缺陷,
在安娜和渥伦斯基的关系
被他知道以后,
表现的更加充分。
他起初他不同意和安娜离婚,
最后终于同意离婚的时候,
又抓住儿子不放。
尽管他并不爱孩子,
但是他不放孩子,
他是为了
惩罚
安娜。
此外,
他知道两个人的关系之后,
他怎么做的呢?
他为了
体面
,
还坚持要和安娜住在一起,
假装没事人似的。
这些
所作所为,
事实上是造成安娜悲剧的重要的原因。
安娜
由于在卡列宁身上
得不到幸福的婚姻,
所以把希望寄托在
与渥伦斯基的爱情和婚姻上。
渥伦斯基是不是能够给他这样的爱
情和婚姻呢?
客观上讲,
渥伦斯基在一定程度上
满足了安娜的要求。
渥伦斯基出身豪门,
列身军籍,
年轻英俊、
风度翩翩、
殷勤慷慨,
这些都是卡列宁所没有的。
尤其是卡列宁比安娜大20岁,
渥伦斯基跟她年龄是相相仿的。
这样的男子,
不要说安娜,
通常会得到女性的青睐的。
他与安娜第一次在火车站见面的时候,
有一个细节,
火车不巧压死了一个过路人。
事件
一下子就就传开了。
安娜闻听以后
非常的伤感,
非常的伤心。
她担心就是说他的家属
没有人养怎么办。
在安娜旁边的渥伦斯基
立马
就去找到了车站的站长,
给了他200卢布,
叫站长
把这200卢布给死者的家属。
这样的
慷慨
对安娜触动是很大的。
他追求安娜,
最初事实上是作为一个贵族,
他有他的
虚荣心
,
他是为了享乐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并不是出于真诚的
这样的一个动机。
开始的时候是这样的。
这样的一种追求
并没有超出上流社会成员的行为范式。
但是后来
他在安娜的情感的感召之下,
情感变得
严肃而专一
了。
因为与安娜的爱情,
渥伦斯基其实
牺牲
是很多的,
他承受了各方面的压力,
他退出了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
甚至他还为安娜自杀,
等等。他为安娜付出的确实是很多的。
但是
渥伦斯基并不是一个有独特思想
和丰富精神内涵的人,
他只是一个标准的
贵族青年。
而且他的精神境界相当的
平庸
,
因而他始终只能钟情于
安娜的外貌和气质,
只知道寻欢作乐,
并不理解,
也没有尝试去理解安娜的精神世界。
安娜被上流社会围攻,
被卡列宁折磨,
精神异常的痛苦,
这些渥伦斯基都无法感同身受,
后来甚至觉得
厌烦
。
我们看到渥伦斯基最后变心了吗,
对安娜?
他没有变心,
他只是
心冷
了。
他对安娜没有激情了,
剩下的只是责任了。
而安娜把渥伦斯基的爱情,
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唯一的支柱。
现在这个支柱垮了,
这一击对安娜是致命的。
安娜悲剧的形成,
上流社会
事实上
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莫斯科和彼得堡为代表的
俄罗斯上流社会
是
虚伪堕落
的标本。
在这样的一个上流社会里边,
勾引通奸、
争风吃醋可以说是家常便饭,
甚至是被认为时尚体面的事情。
你看在小说里边,
奥布朗斯基和前法语教师偷情,
除了他的妻子,
没有人大惊小怪。
渥伦斯基的同事,
彼特里茨基与一位伯爵夫人鬼混,
没有人认为不妥。
社交界最后一致反对安娜、
拒绝安娜的原因是什么?
不是因为
她和渥伦斯基之间的
这种所谓不合法的关系,
不是因为他们的之间的私情,
不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不道德,
而是它
太道德、太认真
,
因为什么?
是因为
她敢于把与渥伦斯基的关系公开,
她要追求
表里如一的爱情
,
她要光明正大地
与渥伦斯基缔结新的婚姻。
这些等于触犯
了禁忌,
结果就遭遭到了
上流社会的反对。
这等于是对上流社会公开的羞辱,
因为大家都是在偷情,
都在偷偷摸摸的干,
你却要公开,
你却要追求表里如一的爱情,
等于跟是在跟整个上流社会在作对。
安娜有一切的美德和智慧,
但是她也有根本的缺陷,
就是她
没有新的理想和目标
。
她被排斥在社交界之外,
而对于根本无法脱离
贵族社交生活的安娜来说,
这个打击也是致命的。
她离开了这个生活
她就不可以想象还有别的生活。
那么现在被社会,
被这样的一种生活给排斥了。
所以说,
上流社会的排斥,
对安娜的悲剧,
它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她本来还有渥伦斯基,
但是
当渥伦斯基的爱已经无法挽回的时候,
她只有自杀。
所以安娜之死
是对虚伪堕落的俄国贵族、
资本主义上流社会的一个
强烈的抗议
。
这是这个
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所在。
列文
读者看《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
往往会特别留意
安娜与渥伦斯基之间的
感情发展的线索。
对小说中列文这条线索
往往是关注不够的。
其实这条线索
同样也是很重要的。
列文出身贵族,
他有托尔斯泰心目中地
纯粹的贵族的那样的一种美德。
而且,
列文以自己出身世袭贵族而自豪,
但是绝没有贵族上流社会的恶习,
而保持了纯洁的心灵,
高尚的美德,
有丰富的精神生活,
同时亲近自然。
因为这样的
一种美德,
因为这样的一种性格特点,
就使他的精神探索具有了
美和善感
。
他是美的,
他是善的。
虽然读这部小说,
我们会发现,就是
虽然列文家庭生活是幸福的,
他追求吉提,
开始的时候碰了钉子,
后来很顺利,
两个人结婚以后,
生活很幸福,
但是学者们通常把列文的形象
当成是一个
悲剧
形象来理解。
为什么?
这是因为贵族阶级
在资本主义迅速崛起的时代
的没落,
这样的一个大背景,
他属于贵族阶级,
而这个阶级,作为一个阶级,
正在急剧的没落,
列文对此十分的愤慨和不安,
他想通过贵族的自我完善、
自我调整,
使自己的
阶级
适应时代,
进而能够
与时俱进,
能够
脱胎换骨
。
在小说里边,
列文的这种探索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个方面,
他在自己的庄园里边进行
农业改革
。
这种改革,
他想通过保留地主所有制,
在这个前提下,
吸收农民当股东,
以提高他们参与生产的兴趣,
来缓解阶级矛盾。
这是他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做法。
但是农民并不领情,
他们不信任列文,
也不愿意合作。
这使他的理想遭遇了很大的
挫折
。
列文因此精神很痛苦,
甚至产生过自杀的念头。
就在他家庭生活最幸福的时候,
他精神上无法释怀,
甚至想到自杀。
这体现了他的
悲剧性
。
就这个性格,
精神探索,
他在
社会改革方面没有找到出路
。
那他的探索的另外一个方面是在
精神和道德领域
。在社会探索碰壁之后,
列文转向了内心世界,
以求得精神的解脱和平静。
婚姻在他的精神发展当中,
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
最后列文从
大自然当中,
从农民当中获得了启悟,
认识到
生命的意义
是什么,
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
为灵魂活着
,
要进行不断的
道德的自我完善
。
这是从生活当中,
从大自然当中,
从农民当中获得的一种启悟。
我们未必同意列文精神探索的结论,
但是,
列文执着地追求生命的意义,
执着地要弄清楚为什么活着,
执着地追求灵魂丰富的生活,
追求道德纯洁,
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也是我们可以效仿的。
托尔斯泰在他的全部的创作当中
发展了这样的一个观念,
丰富的心灵生活是人的生命价值的体现
。
人具有未完成性,
他是向善还是向恶,
这种转化取决于心理探索和更新的能力。
这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结论。
在《安娜·卡列尼娜》里边,
不仅列文内心生活丰富,
安娜同样如此,
只不过
安娜的心理活动
侧重于情感的矛盾和斗争,
而列文则偏重于智性的思考
和顿悟,
但
都同样精彩,
同样有启示意义。
在《安娜·卡列尼娜》里边,
列文的精神探索
总是与大自然联系在一起的。
列文出身贵族,
但是他无法容忍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
乡间土地是他的根脉所系。
除非迫不得已,
列文很少离开乡间。
在小说里面,
托尔斯泰对初春的
冰雪消融的时候,
那个奔腾的溪流的描写,
对散发着刚刚收割过的青草的芳香
气味的夏夜
的描写,
是全书最动人的部分之一。
列文从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大自然中
汲取力量,
获得灵感。
他持续的精神探索获得顿悟的时候,
是在一个雷电交加之夜。
神力借助于大自然的力量,
向他启示了善的法则,
启示了生活的意义。
我们看小说结尾的这段话:“
但是现在我的生活,
我的整个的生活,
不管什么事情临到我的身上,
随时随刻,
不但再也不会像从前那样没有意义了,
而且具有一种
不可争辩的善的意义
,
而我是有权利
把这种意义加到我的生活中去的”。
让我们以自己的心灵
去接近托尔斯泰的心灵,
用他创造的伟大的精神财富
来丰富我们自己吧。
好这一讲就到这里。